我國電鍍廢水處理及回用技術的現狀
? 目前很多電鍍工廠,在電鍍廢水回收利用方面,通常是將電鍍廢水進行常規的化學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再對該水進行反滲透去鹽處理這種最初級的方法。電鍍生產線產生的電鍍廢水在進行常規的化學處理后,雖然去掉了重金屬離子,但水中的非重金屬離子和可溶解性鹽類等雜質比例還非常高,經測定水的電導率在0.15~0.25S/m左右。這類水的性質和海水差不多,只能用于工廠的衛生間沖洗和有限的水景觀,甚至不能長期用于綠化。采用反滲透法對該水過濾去鹽處理可以將水的電導率降低到0.035~0.045S/m,達到工業用C級水的標準,只能回用于電鍍生產線前處理的部分粗洗,所以這種方法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水的循環利用。
其典型的處理流程為: 電鍍廢水→常規的化學處理→達標排放水→砂濾→炭濾→精密濾→超濾→反滲透濾→再生水→電鍍生產線前處理粗洗。上述的方法優點:
1)由于再生水部分與廢水處理部分是相對獨立的,對于已有電鍍廢水處理設施的工廠來說,可以比較方便地增加反滲透裝置對排放水進行進一步的凈化處理,使之產生有限的回用,并對已有的電鍍廢水處理設施沒有影響和改動。
2)反滲透裝置制取再生水方便可靠,管理簡便。可以根據需要決定是將處理達標后的水排放還是用來深度去鹽處理回用于電鍍生產線上。
缺點:
1)由于反滲透方法本身的特性,其生產再生水率最高只有70%,如果計算電鍍線上那些不宜回收而直接排放的水量,整個系統水的回收率僅在50%左右。這對于國內環境保護要求高的地區(一般工業用水的回收率在80%~90%)的工廠就必須采用另外的方法。
2)電鍍廢水雖然進行了常規的化學處理,但還殘留有少量的氧化性雜質和有機雜質,這些都會對反滲透過濾膜起中毒和堵塞效應。由于反滲透系統本身生產再生水率最高只有70%,這是指新裝置第一年使用期內的數據,一年后盡管有良好的保養維護措施,也只能達到50%左右。